重点推荐
关于死亡心理学如是说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认识世界的信仰达到了壮丽的尾声。最新的唯理论试图将我们的畏惧、动机、情绪等等差不多分解到了原子。不过失望渐渐取代了最初的热情,因为死亡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但也不是那样复杂,死亡其实复杂得多,以至于心理学中的五花八门的流派对死亡概念无法作出统一的解释。
 
著名的弗洛伊德引入术语“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试图一举解决问题。在弗洛伊德看来,死的趋向就是人通常固有的对自杀和回归无机状态的无意识趋向。他说:“我们是否应试图在了解在生命过程这两个方向中我们的两个趋向,即生的趋向和死的趋向的活动呢?但我们也无法掩饰我们绝望地落入了叔本华哲学的港湾,叔本华认为死亡是“自身的结果”,因而也就是生命的目的……”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罗姆的说法,摆脱对于死亡的恐惧,无异于摆脱自身的理性。他在《为自身的人》一书中写道:“意识、理性和想象破坏了动物生存的‘和谐’,它们的出现使人变得反常,变得如宇宙般深不可测。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必须遵循物理定律,他无力改变这些定律,但人们仍然在跨越大自然的界限……人在一个确定的地方、一个确定的时间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必将以同样偶然的形式被逐出这个世界(佛教可不是这样看,人并不是偶然地来到和偶然地离去,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为什么会来到和为什么会离去)。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会懂得自身存在的软弱与局限。他会预见到最终的结局——死亡。他永远不能从自身存在的二分法中得到解放——他无法逃避理性,哪怕他希望这样做;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也无法逃脱肉体,肉体同样也会迫使他有生的欲望。”很多佛教徒就是没有弄懂这个问题而被肉体牵着走向地狱。因为肉体迫使他害怕死亡。
 
那么,对死亡的恐惧是人人都有吗?显然不是!只有成年人,只有有时间思考死亡问题的人,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而孩子们的怕死,只是对死亡的好奇,他们并不把死亡当作自身肉体存在的最后终止来接受,在他们的意识中,死亡更多地同肉体的疼痛与煎熬等概念结合在一起。
在人与动物的潜意识中,有一种叫做“危险感”的感觉,这种危险感和死亡恐惧是一回事,但是,人的这种感知由于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文化素养、抽象思维的经验、直觉的不同发展而有明显复杂的不同。人们不仅能领会生活中直接的威胁,而且还能领会到间接的、远处的、在任何交往系统中潜在的威胁。
 
在美国社会学家的研究中提到:人对自身死亡所抱态度的变化,分为五个阶段。“人们对于不治之症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不,我应当除外,这不是真的!’这种对死亡的最初否认,很像登山运动员为中止自己的跌落而作出的最早的绝望尝试。一旦病人意识到事情确实如此,他的否认就被愤怒或挫折感取代。‘为什么是我?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呀!’有时候,这一阶段又表现为试图同自己和同别人达成协议,要赢得充足的时间去生活。当他完全意识到这个病的含义时,便进入了恐惧或抑郁的时期,这一阶段显然只出现在死之将至的人有时间去了解所发生的事情的情况下,猝然死亡的人没有这一阶段的。如果临死的病人有充足的时间来克服恐惧,去顺应不可避免的死亡,或者从周围的人那里得到适当帮助,那么,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宁静平和的状态。”但死刑犯的表现却很不一样,在赴刑场时,有的象狂怒的狮子,有的麻木了,还有的瘫软了,即使是等待死刑执行有较长时期的人,也很少有宁静平和的状态。
 
所以,对死亡的恐惧完全取决于人的心态,这个心态则取决于他过去的所有行为;在过去的行为中,一个人多行善事,无愧于任何人,那么,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要小得多。相反,多干坏事的人,心中有愧疚的人,就会对死亡特别恐惧。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名称,叫自毁行为。很多自杀的人都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毁行为者,所谓自杀,即自我谋杀,也称自我毁灭。自杀者,一般都是经受不住社会环境的压力一时冲动而自杀,但很多人则是毁于过去的行为。因一个行为的过错而无法弥补,不得不一步一步错下去,一直错到压抑感爆发的那一刻而采取了结束生命的极端手段。因为他再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无法面对所有认识他的人。他们正是对死亡特别恐惧,所以也就采取了死亡的办法。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中,特别强调“仁、义、礼、智、信”,即:想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的关系(),就必须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而最佳行为方式的选择,首先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就需要有智慧(),使事情本来如此()。也就是说,按照事情的本来如此,运用智慧,在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前提下,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那么就能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了。因此,这种有很好的人际关系的人是不会自杀的,因为他没有自毁行为。而有些人,不会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不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就会一步错,步步错。为了小小的一个谎言,很多人不得不编更多的谎言来圆这个谎,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于是深陷其中,错上加错,于是就踏上了自毁的道路!
 
中国儒家文化中,很少谈到死亡,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是呀,我们现代连为什么生下来都没有弄懂,怎么又能知道死后的事情呢?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万物都有始有终,佛家讲三千大千世界都有生老病死,现代科学也认为地球最后会爆炸的。那么,人之出生,必然是走向死亡,接受死亡的来临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到该死的时候坦荡荡迎接死亡,其实也是很美好的事。有那么多人哀悼我,痛心失去我,这说明我对人们是有贡献的,人们是爱我的,这难道不叫人开心吗?如果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惋惜我的离去,那我肯定恐惧死亡!而害怕和恐惧死亡的来临没有用,因为死亡会光顾每一个人,决不会有偶然的遗漏。所以,很好的人际关系也就确定了人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也就不会恐惧死亡的来临了。
 
                                                                                                      文章来源:天策府博客

   
   备案号

杭州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 www.psyheart.net 备案号:浙ICP备13001446号-1

电话:0571-87799633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山阴路590号金帝高新科技广场3号楼西单元801室

优化支持:诚速宝

首页   |  关于东方   |  核心服务   |  常见心理问题   |  机构动态   |  专业园地   |  咨询指南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