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
心理学与中国文化
申荷永
 
摘 要
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作者的理解以及在本文的论述中,中国是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中国文化本身,便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因而,作者认为,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注重这种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同时,在作者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也能够帮助我们增加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中国文化心理学 心理文化
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我们的理解中,中国文化本身便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心理学的意义也正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因此,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应该注重中国文化中的这种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与中国文化有着双重的内涵,有着双向的作用,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也将能够帮助我们增加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
 
一、“心”与“心理学”
我们为所用的“心”字加上了引号,以表示其所具有的特殊的内涵。同时,我们也为“心理学”加上了引号,以表示其所具有的中国本土化的意义,表示其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表示我们自己对于当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解。
当代的“心理学”(psychology),一向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期产生于西方的一门新兴科学。在本世纪初期,我国学者用“‘心’理学”这一术语,翻译引进了西方的“psychology”。虽然我们一经用“心理学”来翻译了“psychology”,它也就似乎变成了一种“舶来品”。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大词典上,已经是明确的注明:“心理学,外来语。”但是,当我们用“心理学”来翻译西方的“psychology”的时候,它不但表示了西方的psychology,而且也还潜藏着其自身的蕴含,潜藏着其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
就“心理学”(psychology)的英文原意而言,它是研究精神现象的一门科学,在其英文的内涵中,所涉及与强调的是“精神”(mind)、“灵魂”(soul)、“意识”(consciousness),等等,或者是间接地表达人的“行为”(behavour),不管怎样,它很少会涉及到与我们汉字“心”相应的“heart”。但是,我们又确实用我们汉语的心,或者说是“‘心’理学”,来翻译了西方的“psychology ”。
最初,在心理学界确认用“心理学”来翻译“psychology”之前,我国也有学者曾经使用其它一些术语来翻译“psychology”,比如“心灵学”、“解心术”、“识心术”等等。但是却都离不开一个“心”字。国内一些心理学家,在注解心理学里的“心”的时侯,往往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的误解,认为是由于中国古代人不知脑之作用,而以心代脑,导致了今天沿用的“心理学”。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中国古人所用的“心”,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含。从而,对我们中国之“心”的认识,也包含着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解。
首先,就心作为心脏而言,它表示了心脏,但也并非只是一生理学的术语,并非只指人体中的一种生理结构。《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可见,这已是把可见的“心”,用来表示不可见的“神”的变化。这正如《医宗金鉴》中的解释:“形之精粹处名心。”凡动物和植物,一有其形,则形之至精至粹之处,即名为心。“动物之心者,形若垂莲,中含天之所赋,虚灵不昧之灵性也。”这心中所包含的“天之所赋”,尤如人的精卵之合成,在心的概念中,已是包含了个体的生成和发展,乃至人之为人的道理。
其次,心被用来表示思想、情感、意识,乃至态度、性格和意志。如《礼记·大学疏》中所说,“总包万虑谓之心。”《易经·系辞》中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诗经·小雅》中有:“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同时,心还被称为智慧之所,如《管子·心术》:“心也者,灵之舍也。”在这里,心已经完全成了心理学的“心”,它已经超越了“心脏”,同时也超越了“大脑”。因为,心理与生理各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情感既不是单纯的“心跳”,也不仅仅是植物神经的波动;思想固然非心脏的作用,但也并非只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我们的古人用心来表示人的灵性,人的智慧,表示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
再者,心超越了个体,或超越了人体,被称之为“道之本原”,被作为天地之心。《释文》中注:“心,或作道。”《易经·复卦》中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庄子·天地》上写道:“必忘天人之心”。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经”中有“人心惟危”,还有“道心惟微”。显然,在这种意义上,心可包含或表示一种天下的至理,中国古人对世事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也包含在这一“心”中。
显而易见,在我们的“心”字中,或者说在“心”的概念中,有着极其深刻的内含。用“心理学”来翻译“psychology”,不但不是“误解”或“误用”,而且实在是非它莫属。同时,在这种翻译之中,还应该包含着一种潜在的中国文化的心理学。一旦当我们理解了我们中国之“心”的内涵,那么我们也就会对我们中国文化中固有的心理学,以及我们的心理文化,获得一种真实的体验。
 
二、中国文化心理学
在我们的理解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了“心理学”意义的文化。我们用“心”作为挈入,不但是因为“心”与“心理学”有着显而易见的形式上的关系,而且是因为“心”与“心理学”也有着内在的实质性的关联。同时,我们也想用“心”,来表达和展示我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与精华。
儒学、道家和佛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三大思想传统。这三大思想传统各有其特色,但也有着共同的思想渊缘,因而有俗语说“三教归一”或“三教本同”。而在我们的理解之中,这三教本同即是同归于心。在心的概念中,蕴含着这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髓,同时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精华所在。
就儒家思想来说,记录在《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直被尊奉为尧、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经”,历代儒学大师皆认为在这十六字中,已经包含了儒学的真谛。而其中的关键之关键,便在于对“心”的理解与把握。在孟子的《尽心》中,明确地提出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一命题。孟子把儒家思想的四种基本范畴––––仁、义、礼、智,皆归之于心的注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十分肯定的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
在道家思想中,“道”是最根本性的概念,但是对于那包融天地,无形无迹的道,是唯有心才能够把握的。在《管子·心术下》中,有这样明确的论述:“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正形饰德,万物毕得”;“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可见,在这里,心已是道与德之本了。在《关尹子》中,有“圣人以知心一物一道一,三者又合一,不以一格不一,不以不一害一”之说。其中还有:“心既未萌,道亦假之”的命题,并且提出了“善心者,师心不师圣”的主张。
在佛家思想中,有“三界惟心”和“万法一心”的说法,言简而意赅,已经是把“心”放在一切佛法,一切佛缘之根本位置了。如《晋华严经·十》中说:“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无造”。《盘若经·五百六十八》中说:“於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
中国之“心”,不单单是思想家的论述和学者的理论,而且是实际的生活,是涉及我们每个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事实。在我们汉字和汉语词汇中,大凡与人的心理有关的,都会有“心(忄)”。比如:思、虑、想、念、爱、恨、怨、忿、欲、愁、悟、悔、惧、怕、惊、恐、忘、恋、恩、恕、悲,性情、意志、惆怅、惋惜……等等,无心便不会有“情”,无心便也不会生“恨”,思、虑、恩、怨、惊、恐、悟、悔都源于心,由心可以表达意志、情感、态度、性情……。汉字是表意性文字,不管是汉字的创造者还是使用者,当他们在字形或符形上感知与领会其意义信息的同时,都已具备了同一种“心理基础”或“心理共识”;而在心部汉字的构成与结构中,又反映与表达了这种中国文化特有的“心理学”。例如:“怒”字从心从奴,取意为凡怒当以心节之,俗语有“怒从心上起”之说;“忘”字从心从亡会意,为不识;“忍”字如刀刺心会意,为忍耐、克制。再以“思”字为例,《六书总要》中注为:“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愿”,因而思可表示心绪、情思、思慕,可表示思忖、思维、思想、思虑,和思念等。“思”字的象形为“囟与心”,《说文解字》中注为:“囟头会脑盖也,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即从脑从心,有脑有心为思,既有脑也须有心才能够称得上“思”。这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中国人的心理观。每一个心部的汉字,都有其心理的内涵和心理的意境,都象征与表达了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意义。因而,几千年前,在我们汉字形成之时,即衍生了一种具有文化与民族特色的“心理学”。在汉字的结构与意义中,包含着中华民族对人之心理与行为的认识与理解。
在我们的文化与生活中,“心”始终都是一个根本性的主题。就音乐而论,在《礼记·乐记》中有:“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是研习过书法的人,都会知道有“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一说法,它一向被认为是书法之真谛。即使是在普通的生活中,我们都相信“心诚则灵”,我们以“良心”为最高的伦理准则,以诚心待人,以善心处世。一个“心”字,展现着我们中国人生命的主题,生活的真谛;包含着一种源于生命,得自于生活的智慧,包含着一种中国所特有的心理文化,包汉着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心理学。
 
 
三、“心理学”与“中国”
但令人不无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内的心理学界,并不注重“心理学”中的“心”,并不注重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的意义,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源自于西方的科学。我自己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当我们在引进西方的“psychology”的时侯,也就同时“割断”了自己那古老文化中的“心理学”的传统。
但是实际上,“心理学”与“中国”本来就有着内在的联系。国际著名心理学史家布雷特(G.S.Brett)和墨菲(G.Murphy)等人,都曾经表达过这样的信念:“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中国”。他们是有根据的。西方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都曾经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意义,表达了由衷的憧憬。包括弗洛伊德(S.Freud)、荣格(C.G.Jung)、弗洛姆(E.Fromm)和马斯洛(A.H.Maslow)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心理学家,都曾经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心理学的精髓所在。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写信给首次将其传记翻译成中文的章士钊先生,对于其精神分析理论能够在中国的传播,表达了其衷心的感谢。作为弗洛伊德后继者,开辟分析心理学新领域的卡尔·荣格,将中国文化作为其分析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阿基米德点”,并且认为这一源自中国的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西方学者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易经》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荣格曾经这样来表达他本人对于《易经》的理解,他认为《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心灵,几千年中国伟大智者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
在荣格之后,有“原型心理学”的发展,以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为主。当代原型心理学的创立者黑尔曼(James Hillman)博士在写给笔者的一封信中说,“原型属于所有的文化现象,而原型心理学也应该属于所有的文化。正如荣格所提出的,太极图就是一种重要的原型意象,它不但属于中国,而且具有普遍的世界的意义。对于中国文化,原型心理学家有着由衷的敬意”。笔者在美国进行访问研究的时候,曾与著名原型心理学家奥达尼克(V.Walter Odajnyk)博士,讨论其《智慧之光》一书中所引用的中文,和“寻获牛”的禅宗故事,奥达尼克博士对中国文化的神往之情,求索之心,笔者记忆犹新,十分感动。
1985年的夏天,作者曾经受国际“爱诺斯基金会”主席利策玛(Rudolf Ritsema )博士的邀请,前往瑞士罗卡诺的爱诺思山庄进行学术访问。令人感动而不能忘怀的是,已经80余岁高龄的利策玛博士,化了近20年的心血,完成了其对于《易经》的分析心理学研究,他与其合作者将《易经》翻译成英文,并且加上了他们的心理学分析和评注,使全书成为800页之多的一本巨著。该书1994年出版后,“爱诺斯基金会”每年都举行两次世界范围内的“易经心理学研讨会”。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之心理学意义的一个例证,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影响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一个例证。
心理学与中国,有着不解的渊源。当代心理学大师们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便是最好的例证。弗洛姆曾经与日本的铃木一起,组织“禅与精神分析”的国际研讨会,并且出版了《禅与精神分析》一书,一度引起了广泛的影响。麦独孤(W.McDougall)曾经热衷于对中国“道”的理解和把握,在心理学史上留下了麦独孤与其中国学生论道的有名个案。创立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的马斯洛,便以对“道”的体验,作为其心理学研究的背景,以其来注解其自我实现的理论。即使是以实验和实证心理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也曾经致力于心理学中西方与东方的融合,并且将这种融合作为心理学发展的希望。作为行为主义的代言人的斯金纳,一直将其亲自到中国的访问,作为其最终的心愿。
西方的心理学家将中国作为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追求中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中的心理学;而我们中国的心理学家则是在“念佛生西方”,将心理学单纯作为源自西方的科学。笔者认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因为引进了西方的“psychology”,接受了西方的“mind”,而丢弃或忽略了自己的“心”。在笔者看来,惟有“心”与“脑”的结合,才会产生真正的心理学的智慧,也才能够有真正的人的思维。实际上,通过西方心理学家们的努力,当代的心理学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躯体,并且五官俱全,也有了一个注重认知的头颅。但是其所缺少的,正是一颗“心”。而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心理学中,所蕴含的也正是这种“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墨菲:《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3.《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3年版。
4.申荷永:“关于心理学史的理论问题”,《心理科学》1990年,第3期。
5.申荷永:“心与心理学”,《社会科学动态》,1991年第10期。
6.申荷永:“汉字中的心理学”,《心理科学》,1993年第6期。
   
   备案号

杭州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 www.psyheart.net 备案号:浙ICP备13001446号-1

电话:0571-87799633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山阴路590号金帝高新科技广场3号楼西单元801室

优化支持:诚速宝

首页   |  关于东方   |  核心服务   |  常见心理问题   |  机构动态   |  专业园地   |  咨询指南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