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
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
       
      Selfpsychology 自体心理学
      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源自HeinzKohut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关注的是自体的发展及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映、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
 
      自体心理学与客体关系理论两者同为佛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以来,擅长且详细描述了关于前语言期现象的问题与处理的两大精神分析理论。
 
      Personality,narcissistic,自恋型人格
      NPD,自恋人格疾患在精神科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里的基本特征是持续型态的夸大、过度敏感,以及缺乏神入、夸大感,、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唯一,且只会被特定的人所了解:需要持久的注意与钦佩(当『表现癖』被用来定义自恋家时,有时会被拿来使用) 。权力感、夸大感、独一感,和被赞赏的需求,是三个最能将自恋人格疾患与其他人格疾患区分的因素。
 
      其他相关特征,如权力或无限成功的潜意识幻想、当被批评时暴怒、羞耻和屈辱的感受、人际利用的;缺乏同理心、对他人的嫉羡和过度理想化的感受偏见。后面这些特征与疾病的严重度的关系,甚于人格的特定分型。
 
      持续在镜映自体客体关系上的不足,可能产生三种人格型态:
      1.渴求融合(merger—hungry)人格——这些人必须将自己持续依附到自体客体上,并常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和期待自自体客体分化出来:他们毁灭性地要求自体客体持续存在于自己可及之处。
 
      2.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型人格——他们隔离自己以否认令自己惊惧的对别人的需要,并避免被别人吞没与摧毁。
 
      3.渴求镜映(mirror—hungry)人格——他们坚持展现自己以挑起别人的接纳与赞美:常在忧郁后的退缩与愤怒后的行动化爆发之间变动。
 
      自体另两极[理想化和另我(或孪生))的不足产生下列情形:
      1、渴求理想化(ideal—hungry)人格——他们永远在寻找自己所能赞赏者。
 
      2、另我(alter—ego)人格——他们寻求一种与某个人的关系,那人可确立其价值,因而确立了自己的真实性。
 
Narcissism ,自恋
      1.  定性的性错乱,此时主体喜爱的客体是其自身:最早是由HavelockEllis(1898)和Nacke引用)。
 
      2.扩展其意,可为任何形式的自体爱。
      古典理论 :区分原发自恋和次发自恋。原发自恋是先于爱他人的自体爱:次发自恋是来自对一客体内射和认同的自恋爱。次发自恋或者是一防御活动或态度,因其让主体可否认自己已失去内射的客体,或者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这概念的主要困难是,一方面,自恋这字已有无可避免的轻蔑联想,而另一方面,它被用为一技术用词,以分类所有形式的原欲在自体里的投资。因而常见引用关于,健康的自恋来表示适当的自体层面,以与过度自我评价区分。自恋的客体选择是基于客体对于主体的相似性。自恋的伤痕是一种对自尊的伤害。自恋的精神官能症是个案无能力形成一转移关系者(Kohut认为在自恋人格疾患者可形成自体客体转移关系)。自恋的供给是指情感、谄媚、赞美等可强化自尊者。自恋有时也意指自我中心或唯我论,亦即,它可指用自己做为组织经验的参考点者,在这意义下,当发现自己不是海滩里唯一的鹅卵石和世界并非单单为其利益而组成时,就会有一自恋的失落。
      对自体的(原欲)投资,其反面非客体关系,而是客体的爱 (客体之爱的特征是一种施与受的相互性)。有两种主要型态的自恋:理想化的双亲影像和夸大自体(原先寇哈特称为自恋的自体)。
 
      Narcissism ,primary  原发自恋
      这是来自经验上的观察,指婴孩的心理状态,婴孩对母亲及其辅育经验的我、你未分化。终生保留弥漫人格所有层面的基本自恋张力的直接遗迹,而分化出两种形式(自恋的自体『夸大自体』和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表现癖可广义的被视为所有驱力共有的一个主要的自恋方面,是对于做为驱力的执行者的自体(而非驱力的客体)的自恋强调(即客体被邀请参与孩童的自恋乐趣,并为孩童确认此乐趣时,客体才会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分离,不同的成熟阶段,依序关注其中主要的功能与行动,必须逐渐的去性化(最好透过逐渐的挫折,同时伴随爱的支持来达成)。
      表现癖若是自恋自体的驱力层面,夸大幻想就是自恋自体的概念上的内容。在去本能化与被整合以符合自我现实目标上所达的程度,决定了对个体是利或弊。
 
       Narcissism ,secondary次发自恋
      自恋一度依附到外在客体,但在次发自恋里则由那些客体撤回,并放于服务自我的位置(且不是在潜意识幻想里朝向客体)。这意思是
      ,客体原欲被转化成自我原欲。例如当一个精神分裂病患退化时,其由现实撤回原欲,原欲依附到其病态宏伟的意念上,并被称为次发的自恋。如同佛洛伊德所说的,它与婴儿化的夸大狂显现密切相关。
 
      次发自恋不是佛洛伊德后来描述之内向的(introversion)。在内向里,原欲会进入而为朝向潜意识幻想的客体服务。
 
       Narcissistic transference,自恋的转移关系   
      一个定义不明的概念,或许最常用于指阻抗是以疏离、不相关、不可接近、脱离,和无法沟通情感做为显现的个案。很多这类个案维持一种自体自足的暗喻,并做为一种防御以控制对抗更深的依赖和脆弱感受。
 
      Self,自体
      在任何时候,人的身心整体,包括潜意识与意识两者所贡献的。每个人对这字的定义各不同,如霍妮(Homey)对于自体一词是定义为真正的自体或实证的(经验的)自体。Kohut则采三极自体的定义。而卡尔·荣格(C.G.Jung)对这字的使用,则似乎比其他人定义的范围都来得广大。
      Selfdisorders自体疾患
      三极自体的形成过程,会有原发的自恋障碍(primarydisturbancesoftheself),包括精神病与边缘状态;与次发的自恋障碍(secondarydisturbancesoftheself) ,包括自恋行为疾患与自恋人格疾患。后两种个案因能忍受复苏的自恋需求的挫折,而不至于造成自体永久性的崩解或枯竭,因而寇哈特认为是可分析的。自体发展上,自体客体提供恰当刺激失败时会产生的精神病理;刺激不足的自体(understimulatedself) ,表现症状如性欲或成瘾的刺激:崩解的白体 (fragmentingself)  ,表现症状如疑病:过度刺激的自体(overstimulated self)  ,表现症状如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或回避理想化的人物:过度负荷的自体(overburdenedself),表现症状如敌意,妄想。
 
        在Kohut的分类学里,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
        1、自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 
      ,以忧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风趣为特征。
 
        2、自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behaviordisorder)  ,以性错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merger—hungerpersonality) 
      ,以倾向于与他人有共生,满了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等等为特征。
 
        4、 逃避接触型人格(contact—shunningpersonality) 
      当受到亲密所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Selfobject(亦即Self—object),自体客体
 
      Kohut后来将中间的横线拿掉,于是这字更明显的成为精神内在的表象。在自体心理学中的概念中,指的是另外他人(或无生命的客体,或抽象概念)
      于精神内在的表象,其并不被经验为一个分离而实际存在的人,而是被经验为自体需求的扩展。自体客体提供关键的功能援助,之后被内化和转化[由婴孩到儿童期均持续的过程,称为转变内化作用(transmutinginternalization)成为发展中的自体的结构(因而可贡献与有能力) 。完整的统整自体的发展需要一神入的父母或照顾者做为自体客体的参与,父母执行这一角色的无能力或失败,是婴儿化冲突与后来病理的原因。
 
      在婴儿期,自体客体需求是绝对而强烈的,而且婴孩要求客体(典型上指的是母亲)对他完全满足和立即回应。随着时间的进行,与母亲的距离被忍受了,虽然母亲在如其所需的基础上持续地供应他诸如企图心、安抚,和增强统整的感觉等自体增强和自体调节功能。自体客体在精神和现实间做媒介,以此感受,环境教导孩童他的什么贡献会被镜映(或赞赏)或什么是有价值的理想,或者那些不会或不是。在青少年期,同辈团体是一重要的自体客体。在成人生活里,配偶、朋友,和伙伴可能是自体客体,他们对于提供内在的功能和情绪的稳定是有价值的。
 
      在诠释的心理治疗里,治疗师是做为自体客体。Kohut描述了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镜映、理想化、和另我。另有两种是融合(merger)和逃避接触(contactshunning)
      Transference转移关系
      1、  借此过程,个案置换感受、想法等等到分析师身上,这些是衍生自个案先前生命里的影像,个案借此将自己关联到分析师身上,有如分析师是其早期生命里的某个客体,借此。个案将早期内射而得到的客体表象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借此,个案经常将其早期的重要客体赋予到分析师身上。
      2、  由1在个案里产生的心灵状态。
 
      3、  广义地说,是个案对其分析师的情绪态度。弗洛伊德对转移关系的原始描述是早期在与分析师的关系上重复,这看法现今已有相当的修正。转移关系中所经验到的是早期的经验,还包括环绕着主体的早期经验的感受和想法,主体对这经验的幻想,和对这两者的防御。分析情境刺激个案的潜意识幻想生活,但同时挫折了个案获得满足的要求。个案不记得潜意识幻想,反而将它重复于转移关系中,且企图将幻想再现重演于个案一分析师的关系中。换言之,转移关系是一种阻抗的行动化的形式。当它现今被加到分析师身上时,会是不恰当且时空错置的显现。
 
      转移关系可以是正向的,这时个案不实际的过度理想化或爱分析师;它也可能是负向的,这时个案不喜欢或恨分析师,而无需现实上的原因。
 
      Kohut所描述的三个主要的自体客体转移关系是另我的转移关系、镜映的转移关系、和理想化的转移关系。
 
      镜映的转移关系以自体发展的形式见于稍后的生命中,他们以此要求所反映或反应的人。当一个人已在此领域获得足够的成长时,就已获得了一种在操作中自傲的成人感觉。
 
      在理想化的转移关系里,是——种原始自体客体的转移关系的形式,个案再度投射儿童的夸大自体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因而被转化为理想化了的父母形象。这样一种转移关系常被一直升高的期望所复杂化,以至于无法满足,这时,个案经验到失望,也因此暴怒。当治疗持续下去时,在修通(恰恰好的幻灭)的时段,个案被鼓励逐渐对理想化的治疗师的影像放手,而且真实的承认在理想化的自体表象、理想化的客体表象,和真实的自体表象之间差别。
 
      另我或孪生需求是需要感觉像某个他人的需求:完全的像他自己。随着发展,这成为一种从属的感觉。生命早期缺乏令人满意的孪生自体客体,可能导致成年期时对孪生的强烈需求。具有另我人格的人,借此形成一种与他人的关系来肯定自己的现实,这他人分享了他的价值、兴趣和信念。这种孪生需求也在对治疗师的转移关系中被表达出来。
 
      Transference,archaic 转移关系
 
      在这转移关系里,个案缺乏对治疗师与早期客体(例如母亲)不同的觉察,且将治疗师经验为自体的延伸。典型地个案要求来自治疗师的立即的反应(例如,分析师必须确认个案的特殊性或独特性),为治疗师创造了一种两难的困境:如果治疗师维持沉默且不回答,个案会对其粗鲁变得暴怒:然而,几乎任何治疗师所给的答案都会被个案认为是错的,且将会让个案解放出非理性的否认或暴怒。古老的转移关系将前依底帕斯期客体表象和自体表象予以分裂,这在边缘型个案和婴儿化个案上是很常见的。
      Alter-ego另我。亦即孪生(twinship)
       
      在此关系里,对方有如自己,双方都经验对方的感受有如自己的一般。kohut在其第三本,也是最后一本著作《精神分析的治愈之道》(1984)里提出第三个自恋的(亦就是自体客体)转移关系,也就是孪生。从kohut最初将孪生转移关系包括在镜映转移关系之下来看,这是个改变。孪生自体客体关系的本质是在兴趣与才能上的相似性,那意思就好像是被某个像自己一样的他人所了解一般。kohut所说的悲剧人(tragicman)
      
      (相对于弗洛伊德所描速的神经郑个案的负罪人(guiltyman)在过去曾处于无反应的环境的危险中,如今被提供了两个去了解其核心自体的残存潜力的机会。第一个机会是核心企图心,透过早期夸大表现癖
       幻想的巩固而被建立起来,这大部分是发生在生命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年间,并且需要母亲的镜映接纳,以坚固其充当企图心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的健康表现癖。
 
      第二个去了解核心自体潜力的机会是获得大部分特定的理想化目标,通常出现在生命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年中间。kohut(1977)也提出一个,“张力弧”的概念,以描述在自体的两极间的心里活动的“持久不变的流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朝向被其企图心所驱使且被其理想所引导的事物的基本追求,这是kohut早在1966年时便提出的一个想法。在转移关系的情境脉络里,个案早期的存在与行动,因某个得以成为纯真喜悦的来源的那个人物的轮廓会逐渐显露出来;而这人充当静默的存在、充当儿童紧挨其身旁便觉得精神抖擞(小女孩在厨房里紧挨着其母亲或祖母做家事:小男孩在地下室紧挨着其父亲或祖父做工作)的另我或孪生的重要性也会逐渐变得明显。kohut
      (1984)最后终于视孪生转移关系为一统整核心自体发展的第三个机会,而这发展大概是在镜映与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后,才自那些好的自体客体所分享来的技巧、才能与经验中兴起的。
 
      Idealization理想化
       
      是指正向的特质(卓越、美丽,完美、全能、全知、不失败、神入、不转离的爱、无比的胜任)给另一个人、客体,或自体(的心智表象)。理想化是指,需要去处理人想要融合,或接近会让自己觉得安全、舒适、平静的人的这种需求。能够将父母理想化,并由理想化中摄入力量和舒适的结果,儿童会发展出自体方向,以及一种去设定具挑战性且实际的目标之能力。
      
      原始全能的理想自体最初是产生自关联到完全可及、爱、需求满足,和降低紧张的理想客体(母亲)。『信息是,我定完美的,而且你爱我』。在早期亲子关系里,儿童投射自己的夸大到父母身上,父母因而是被理想化的(以Kohue的用词是理想化的双亲影像idealizedparentalimago)。最初,儿童希望与这满有权能的自体客体融合(你是完美的,而且我是你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流逝,这想要融合的期望导致父母胜任能力的被内化,以及一种想要靠近这力量泉源的渴望。最后,成熟的人被满足于知道其他人(朋友、家人等等)在其面对压力的时候是可及的。
      
      理想化是一个对抗知觉到矛盾和由罪恶感与忧郁里获取自由的防御,代价是自尊的失去。这防御的失败会导致幻灭(disillusion)和忧郁。婴孩理想化过程的重复常发生于人格疾患个案治疗中。
 
      Idealizedparentalimago  理想化的双亲影像 
 
      指一个让孩童能尊敬,并将其当做一个平静、无误且全能的影像而与之融合者。而因母亲无可避免的不完美,起初的自恋平衡状态被迈向成熟的压力与痛苦的精神张力干扰。婴孩的精神组织会设法建构关于『完美』的新系统(好一始基的自体。坏一外在的。完美与力量一始基的你。)自恋可视为最初的快乐、力量、完美,以及好的属性代表(尚未分化的)。逐渐分化成愉悦、力量、知识、美或道德等各类型完美。这些性质被投射到双亲影像。理想化作用与自恋之间有密切关系(理想化的客体表征、认同作用、自体的连锁关系)。理想化原欲的出现,原欲的灌注有一部分是向客体的,被理想化的性质被当作原欲满足之源,这如被剥夺则会转变这客体影像为一内射物(内化作用会被客体失落所加强)。长保一个特定的客体灌注是不可能的,因而会有挫折。结果是内化作用及驱力调节之精神结构的增添(超我)。正常下,前依底帕斯期理想化的双亲影像逐渐失落,伴随着自我的驱力调节功能的增加。而依底帕斯期的巨大失落,则肋长了超我的形成。
 
      Mirroring 镜映 
      在自体心理学中,父母对子女的正向反应,反映了自体价值的感受,并逐渐灌输内在的自体尊重。父母对于儿童的活动的欣喜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基本的。这样镜映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镜映需求被称为夸大表现癖的需求,因为它们支持婴孩关于,我是完美的,且(就是这原因)你爱我的概念。镜映的自体客体是一种回应并确认儿童在活力、伟大与完美上的天生意识。
 
      
   
   备案号

杭州东方心理分析研究所 www.psyheart.net 备案号:浙ICP备13001446号-1

电话:0571-87799633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山阴路590号金帝高新科技广场3号楼西单元801室

优化支持:诚速宝

首页   |  关于东方   |  核心服务   |  常见心理问题   |  机构动态   |  专业园地   |  咨询指南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